從中山路到中山市
□ 羅子健
居然十幾年沒有去中山路了。偶爾回趟老家,動過去中山路看一看的念頭,但往往是來去匆匆。即便去了,也是物非人非,徒添傷感而已,所以不去也好。
1994年9月父親去世,我不得已外出打工,第一站選擇了北海,提著伯父送我的皮箱從衡陽坐火車去南寧,再轉汽車到北海。深夜,在屋仔村吃宵夜。第二天,劉志明和郭勇等兄弟便帶我去了中山路。這是一條百年老街,始建于清道光年間,有著西方特色的建筑群充滿濃郁的外域風情,而且店鋪鱗次櫛比,各種商品應有盡有,讓人流連忘返。那晚,在街頭的一個飯店吃的晚飯,我永遠記得這個飯店的名字:安鋪雞飯。因為它有一句打動人心的廣告詞:安鋪雞飯,初戀的味道。后來,我談戀愛的時候,也經常和女朋友一起到這里就餐。20多年過去了,飯菜的味道早已忘記,但廣告詞倒是記得清清楚楚。
在北海的7年,中山路是常去的地方,因為這條步行街應有盡有,而且非常關鍵的是還有兩個喜歡請客的朋友住在這條街上。
由中山東路往東到達海關路,大清北海郵政分局的舊址就在中山路和海關路的丁字路口。這是一個有200多年歷史的西式老建筑,拱式建筑風格在古榕樹的映襯下顯得既古典又洋氣。每次外地來朋友,我都會帶他們去外沙橋吃海鮮,順便到老街逛一逛,而這個郵局是必去之處,因為對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新城市,拿得出手的稱得上文化的東西不多。
我和詩友龐白、黃土路還曾經策劃了一個拍老街的活動,幾個人在飯桌上攢了個劇本,拿著相機就開拍,導演是黃土路,我和龐白、路迪、阿魯等人做了群眾演員。
后來,每次回北海,我都會到中山路走一走,還是幾個寫詩的老友,每次都到場的是龐白和路迪。已經是房地產公司老板的尚明主要工作地在上海,土路去河池學院文學院做了老師,龐白倒是瀟灑,去了《北海日報》上班,編報紙、寫詩,過上了自己想過的生活。路迪還在廣播電臺,想起曾經在她主持的欄目做嘉賓,竟然是20多年前的事了?!鞍嫉亍痹娙阂惨呀浻?0多年了。
在中山扎下根,也許是偶然,冥冥之中又好像是必然。
從深圳來中山時,原打算只是過渡一下,沒想到,到今天已經待了近20年,從負債幾百萬元到買地建廠房,請胡軍做形象代言人,在央視、江蘇衛視上廣告,一切好像一場夢。
在中山扎下根來,除了它的營商環境好,還有就是喜歡這座城市的味道,人文、環境、建筑,它的氣質就符合我的口味。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座城市有一幫相處非常舒服的文朋詩友:馬拉、余叢、譚功才、徐林、阿魯、羅筱、蘇華強、蔡劍光……在這里我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
由于一直待在鎮區,即使上城區,也分不清東南西北,更沒記得是什么路。而且在南頭鎮居住的人習慣去容桂和大良消費。所以,在中山待了5年,中山路在我腦海里也沒有留下一丁點兒印象。
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際,我和中山詩人葉才生與中國詩歌萬里行的秘書長祁人,以及詩人洪燭、周占林、李犁、劉福春等人組成中國詩歌代表團訪問汶川。采訪過程中,我們心潮澎湃,每天都寫詩,我記得我寫了一首《我心里奔跑著一個遼闊的祖國》。這些詩《中山日報》特辟了一個專版發表。我去領稿費的時候,心里才感覺與中山路建立了實實在在的聯系。以后,因為作協開會、策劃一些文化活動等各種原因,去報社去得多了,而且2011年開始我搬到市區居住,經常會駕車從中山路經西區回家,與中山路的血緣才連接起來。
中山路上曾經有過幾個有名的湘菜館,湘西部落、湘宴會是其中的代表,他們仿佛是中山路的注腳。我經常在這兩個飯店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文朋詩友觥籌交錯,比如東蕩子、安石榴、農夫、戈舟等等。雖然我是一個生意人,每天忙的是產品研發、渠道開發、營銷推廣、企業管理經營等事情,但在我腦海里留下來的卻大多是與文學有關的內容,或許,真像我的老朋友龐白所說,我骨子里還是一個詩人。
篆刻家黃榮為我刻了一枚肖像章,問我寫句什么話,我脫口而出:生活讓我選擇成為商人,靈魂卻安排我成為詩人。也許,這也是一種命運。
劉居上先生曾寫過一篇文章《孫中山與詩》,認為孫中山先生事實上也是一位詩人,而且可以說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但是,出于自謙,也許還有點怕別人說他在事業和詩之間“輕重倒置”,在公開場合下,他從不承認自己是詩人。
有些心理何其相似,雖然,我不避諱自己是一個詩人,但總是解釋說自己工作很忙,基本沒有時間寫詩,難道心里是害怕別人說自己在事業和詩之間“輕重倒置”嗎?
還是羨慕和欽佩毛主席啊,無論多么困難的情況下,始終洋溢著旺盛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戎馬倥傯之際,堅持以詩言志,而且以詩為戰斗武器?!肚邎@春·雪》《憶秦娥·婁山關》等都是驚世駭俗的佳作,詩人豪邁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他用筆桿子加槍桿子打碎了舊世界,打通了新世界的光明之路?!熬阃?,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正是驚天地泣鬼神的神來之筆。
然而,無論是孫中山,還是毛澤東,詩,終究是人生中的一件“小事”,他們開辟的事業才是一首“大詩”,而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把自己活成一首詩——何嘗不是人生的一首“大詩”。
在我心里,以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中山路,就是一條詩之路,這就是中山先生的“大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