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思
□ 明素盤
詩歌中存在著能與現實世界相抗衡的想象之美。
很顯然,在文字中人們找到可以與孤獨對抗的東西,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想表達的,存在的或放棄的,無論它們是狹隘的,還是有著更充分存在的理由。
很多人喜歡說“詩意棲居”,而要真正的詩意棲居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它需要心中擁有一個遼闊的藝術大世界,寬廣的視野及境界……為此,要跨過現實的喧囂凌亂忍受內心的寂靜和痛苦,在恰恰覺得沒有詩意的枯竭的地方去尋找挖掘出詩意的綠洲。
真正的詩人可以從一切陰霾怪誕中看到荒謬、鮮花和美好的事物,當然,包括愛。
詩可以是藥,能安撫或治愈心靈的創傷,亦是畫、是音樂,可培養并提高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和獨特的品位。
人的經歷中難免會有苦難創傷,而艱苦的磨煉往往都會成為日后精神的補給,如果這個人是詩人,我可以想到敏感和多思,不抱怨,不憂郁,甚至對人生應充滿積極樂觀的一面。
能做到的人也只是少數。
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不同,對生活與生命的態度就不一樣,反映在詩里映射出的思想當然就不一樣了。
詩寫的就是人生,準確地說,是寫有價值的充滿象征與隱喻的人生。需要對詩歌本質有超乎常人的思考。
這樣的文字可以是一場見證,真實的情感流露一定勝過矯情的修飾語,它會在愈發久遠的時間長河中展示出它的力量和價值。而那些交織在這世上的愛與恨、黑與白、正與邪、錯與對、善與惡……無疑,都會成為一種巨大的財富。
一個真正的詩人對世界的理解力是強大的,即便是在蒙上了厚重灰塵的廢墟、嘈雜的集市、寸草不生的荒地,在無動于衷的隱蔽著各種困難的環境中,失去了精神的物質同樣地被賦予謙遜的美德,進而讓其擁有動人的魅力與意義。
巴赫金曾說過——“因為在長時間里,任何東西都不會失去其蹤跡,一切面向新生活而復蘇。在新時代來臨的時候,過去所發生過的一切,人類所感受過的一切會進行總結,并以新的涵義進行充實?!?
我一直活在我的詩的真實與迷幻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