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撂荒地 如今稻蝦肥
□ 防城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雪妮 黃艷芳 實習生 梁建龍
村民在收蝦。
人勤春來早,田間農事忙。3月15日,記者來到防城區灘營鄉那屋背村松樹垌組,在160畝稻蝦共養基地內,村民們正在有條不紊地整理秧田、播撒谷種,一派繁忙的春耕春播景象展現在眼前。
在農田的另一頭,村民唐友光正在忙著起蝦籠?!鞍盐r籠沿著田埂鋪好,田里的小龍蝦就會順著側面的網口爬進籠子里。這幾天收蝦很忙,每天能收200多斤小龍蝦呢!”說話間,唐友光已經收上滿滿一筐小龍蝦。經過分揀、過秤后的小龍蝦,將被投放到市場上銷售。
很難想象,眼前這片生機勃勃的農田,昔日竟是撂荒地。
基地負責人唐上科是土生土長的松樹垌人。他告訴記者,村里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水源,為種植業提供了先天條件。但長期以來,以種植單季晚稻為主,土地的收益比較低,很多人都選擇外出務工,導致了土地撂荒。
在港口區從事了多年餐飲行業的唐上科發現,近幾年,小龍蝦特別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市場前景好。經過多次考察和向技術人員請教后,他發覺自己家鄉很適合養殖小龍蝦,于是流轉了160畝撂荒地,以“稻蝦共養”的模式養殖小龍蝦?!靶↓埼r吃田里的害蟲和雜草,糞便還田,全程基本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綠色龍蝦不僅能賣出高價,綠色水稻同樣也能賣出好價錢?!碧粕峡普f。
去年12月,唐上科在冬閑田里灌上水,投下1000公斤小龍蝦種苗,今年3月可以上市?!斑@批小龍蝦預計可以收成4000公斤,收購價每公斤60多元?!碧粕峡菩χf,這個季節的小龍蝦剛好填補了市場空白,價格可觀,收上來的蝦當天就被防城港本地飯店訂完。待水稻插秧返青后,又可以投放下一批蝦苗。
除了向村民支付土地流轉租金,基地還為村民提供多個工作崗位?!拔医衲?7歲了,這個年紀在這里做工每個月能領到2000多元,不錯啦!”唐友光邊分揀小龍蝦邊說。在一旁播種的鐘阿姨對這份工作也很滿意,她覺得離家又近又自由,一天還能有100多元的收入。
唐上科說,“稻蝦共養”模式充分利用荒地,提高農田利用率,收益也好,他會繼續推廣這種模式,帶動更多村民一起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