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發糕里的小事
● 芋 蒙
北部灣的老習俗,人情客往,總是幾百個籺按親疏遠近一一送去。我爸媽在做籺的事上沒有經驗,往往花錢買了作罷。但是今年,爸媽竟然說:“我們自己做的更好吃?!蔽野胄虐胍?,他們就自豪地說:“你吃的這個就是自己家做的啊?!?
手上的米發糕,Q彈、清香、筋道,微甜不酸,我不禁期盼著看爸媽一展身手。媽媽挑了黏性小,米質脆的長橢圓形米提前一晚浸泡。她儼然成了專家:“這種米出飯特別多,沒煮的時候容易碎,做出的發糕才好吃?!钡诙煲淮笤?,她把泡好的米放到三輪車上,我連忙說:“車我來蹬吧?!蔽覌屟垡坏蓤A:“當然是你來踩車,你都大了,不是你是誰?!闭f著就坐到客座上,一副功業大成后享受戰果的樣子。我想起了小時候媽媽拿米去換發糕,我要幫著提,她卻說:“我提就可以了,你還小?!毕胫胫?,我哈哈大笑起來,一邊蹬車一邊說起了往事來。
我小時家里不富裕,農村的零食也就紅薯芋頭之類,發糕算是奢侈品??尚『⒌淖焯仞?,總得找到時機央求一把。比如得了腮腺炎,臉頰腫了,不怕疼,不怕笑,央求:“看我,趕緊給買個發糕吃?!蔽覀冞@邊有個傳說就是腮腺炎吃發糕能好,這個方法,如果算上心理療法的話,倒可能是有用的。還有個時機就是農忙時節,大人面朝黃土,背負烈日風雨,小孩就幫著送飯。飯菜做不上的時候,就拿米去兌了發糕來。那時候,真舍不得拿錢去買發糕,倒是家里種的稻米,看著寬裕,拿到發糕攤上去兌了。有米和發糕兌的,也有用米加點錢兌的,現在成了憶苦思甜的往事了?!澳菚r候,一到暑假,拔完花生插了秧,你們背著發糕田間地頭叫喊著賣……我們做父母的……”我也想起了那時喉嚨都喊啞了,就為多賣幾塊發糕湊學費的事,趕緊打斷了她的話:“得得得,想以前的事,是為了珍惜當下的好,可不為了難過的?!?
打米漿,米與水的比例大概是5∶1。打米漿的店老板也是行家:“這個水量,你看,放筷子不馬上倒就對了?!闭f著,還用特地準備的筷子試給我們看。用筷子試濃稠度,這經驗幾十年前就傳著。這些年過去,石磨變成了電動打漿機,但有些東西又悄無聲息地保留著?;氐郊?,爸爸已經在大灶上燒好水,幫著媽媽把裝著米漿的寬口鍋扛到熱水里,隔水加熱,兩人默契地把住鍋,不停地攪動米漿,等米漿出許多顆粒,就拿出來放涼。我幫著把酵母粉用溫水調開,米漿溫度降到不燙手時,將酵母水調入調勻米漿,再調了甜度,最后把米漿倒到大蒸屜里等發酵。發酵的時間和氣溫有關,看到米糊的體積變大,表面有好些魚眼泡時就可以了。如果發酵過了頭,那發糕就帶著酸味了。
米漿發酵的時候,閑聊是等待最好的陪伴。我啃著買的發糕:“這個發糕,怎么沒有爽口又筋道的長條孔洞?”媽媽說:“那是直接拿米漿拌了酵母粉發了,就蒸了,沒有剛剛隔水煮米漿的過程,不出多點力,怎么得一口好吃的?!笨礃幼?,生活不僅教會人技能,還教了哲學,我笑著調侃起她來:“你現在怎么手藝了得,說話也有水平了啊?!蔽覌寢屇橆a都紅了:“我本來就是聰明人,沒得讀書罷了,以前為了生活累死累活,現在吃飽了閑下來,什么不會?”你們能閑下來,真好!
米漿發酵好了以后,開水上鍋,大火蒸25~30分鐘就可以了。大米的清香和糖分的清甜,從陣陣繚繞的蒸汽里騰出,寫意著今天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