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么比水聲更年輕 (組詩)
□ 韋 佐
1.鬱,我記下了一個繁體字
使用了多年的我的姓氏
像棵黃葉落盡的老樹
偶爾草書
那也是一道簡易的枯藤
不同的是,關于玉林的前身
得像小學生一樣
一筆一畫才寫得工整
單單一個“鬱”字
就足以構成一座原始森林
“千年古州,嶺南都會”
鬱林州,郁州
像繁體字一樣久遠
又像丘陵般起伏,山地般奇崛
第二次抵達玉林之前
早就記住一座大容山
記住一條圭江——
不走尋常路,由南往北流
還須到“鬼門關”走個來回
當年蘇東坡路過
在此題詩
像在慶幸自己得以兩次生還
2.半山辭
大容山不屬于你我
無論目光如何殷切
也無論唇語如何反復吟哦
云霧飄忽去來無意
猛獸出沒草莽不逞英雄
卻如居士般隱逸
長木如碧浪,際天連云
卻又獨自枯榮
像深藏一生的功名
不必推敲流水的韻腳
不必恪守高山的格律
云水辭是慢詞
是無拘無轍的自由體
每一片落葉都是主語
每一陣鳥鳴都是絕句
所有色彩都近于修辭
所有山籟都在詮釋時光的教義
如果云水怒,雷聲疾
風雨稠而江山亂
那只是急就章
是插曲,是透明的泥石流
江山安泰如亙古不變的名詞
而不似我們的腳步
才到半山就要連累草木
就像一組多余的動詞
3.還有什么
比水聲更年輕
再往下,身段就會放到最低
只為看清一道蓮花瀑布
如何傾斜,如何垂直
之后,又如何地完全觸底
林影斑駁而密葉障目
聽聽水聲有多細碎
一座大山就有多滋潤
有多和美
長瀑從天而降,如飛練
又似長弦
自彈自唱了千年萬年
出山后才回想起——
南流江的源頭
每條河的源頭
原來都如此汪亮
就像嬰兒撲閃的大眼睛
還有什么比水聲更年輕
墜落瞬間就抵達了永恒
4.落葉是最后的懷念
幾多國家森林在此聚會
大山坐談生態之美
春風制造簇新的詞匯
開寫四季的回文
蟬聲抱樹,忘我競唱
直到剩下軀殼般的蒼涼
清泉獨飲,漿果自醉
雨水落下,蘑菇撐傘
像某種心境
強行自渡而最終,隨風沉浮
(到荒僻處,看潦草獸跡
多像一條倉皇的經歷)
月光隱退,草木側身
而雨水撲簌
離別在秋天
每片落葉都是最后的懷念
值班編輯:韋長江